配电箱配电柜研发制造商
全国咨询热线:4000-588-448

特检“神医”丨喻颖:破解电梯“困人”“掉层”之谜

发布时间: 2023-12-07 17:21:55 |   作者: 工程案例

  高而敞亮的前额,大而睿智的双眼。握着他浑厚有力的大手,让人分明感觉到:这是某个行业的“大拿”。没错,他就是湖南省特定种类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湘潭分院副院长、中国设备工程专家库“高级专家”、正高级工程师喻颖。

  小时候,因父母身体不好,喻颖立志成为一名医生。高考时,冥冥之中似有天意,他考入了武汉科技大学,进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此后二十多年,他成为了给机械设备、特别是特种设备看“病”的“医生”。通过多年的努力,获得了起重机械检验师、电梯检验师、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检验师、注册安全工程师等资质,并成为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湖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专家。

  十多年前,电梯房在湘潭刚刚兴起。因为是新建小区,新进住户在陆续地进行装修,装修工人在运送物料时不注意,使沙子类散料洒落到了电梯层轿门地坎槽内;还有一些乘客到处乱丢的槟榔渣、烟头等滚落在地坎槽内,导致关门受阻,电梯无法运行。有的小区电梯出现了电梯“困人”“掉层”的情况,加上个别媒体肆意渲染,整些“电梯吃人”“电梯惊魂”之类的文章吸引眼球,误导老百姓,让一些人避之不及。

  喻颖特意挑选了投诉比较多的一个小区,通过查阅其电梯运行记录,特别是故障停梯、配件更换记录。并两次对故障电梯进行深入的观察、调查、了解,多角度分析出故障产生的原因,并指导维保公司进行了相应的整改,电梯运行逐渐趋于正常。

  不过,痼疾易除,心病难医。小区仍有人疑虑重重,怕被关、怕掉层,宁肯爬楼梯,不愿乘电梯。

  为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喻颖先是建议物业公司在各电梯内张贴“文明乘梯、安全乘梯”的告示,并每天派人巡查,及时劝阻野蛮乘梯情况。同时,主动在小区组织并且开展了一场有明确的目的性的“安全乘梯”的宣传活动。

  为了消除这一些人心理的电梯恐惧症,喻颖要物业组织这些“被困”“掉层”的亲历者,他带他们到机房,观摩了主机、控制柜等主要部件的工作情况,并简要介绍了电梯的工作原理。为了消除他们电梯轿厢会“坠落”的疑虑,他重点介绍说,小区用的电梯,曳引轮轮槽里面一般配有5根钢丝绳,其安全系数至少为12。电梯钢丝绳结构一般是8×19的,也就是,每道钢丝绳是由8股绕制而成,每一股又由19根钢丝绕制,其中的每一根钢丝都至少能承受一个成年人的重力。而且,因为电梯还有一个“限速器-安全钳系统”,就算人为砍断钢丝绳,电梯也不会自由落体坠落,电梯出现至今,全世界都没再次出现过这样的一种情况……

  他一边与这些人聊,一边乘电梯上升,但已提前安排维保人员在上升途中人为打开某一层门,电梯因门回路断开紧急停止运行。电梯内的人立即就有一种坠落感。那些“被困”“掉层”的亲历者们异口同声的说:“哎,就是这样,又出故障了。”喻颖告诉他们:这不是坠落,是急停;电梯出现急停是故障的一种表现,但并不危险。并解释说,出现急停困人是电梯对轿厢内乘员的一种保护状态,假如慢慢的出现故障,电梯不停,那才是真正的危险。

  喻颖现场指导大家按报警按键,与外界(物业或维保人员)联系,说明情况,在轿厢内静待救援;同时给我们讲述解答一些安全乘梯知识:当电梯出现异常时,要采取背靠轿厢壁、双腿微曲的姿势,以缓解急停的冲击。

  外面的维保人员让电梯回到正常状态后,大家平安走出电梯,纷纷为喻颖的这一模拟演习点赞。

  这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喻颖当时还以此为契机,推动电梯安全知识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的“三进”活动,并陆续在当地的官方媒体上发表了《电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对电梯困人的正确认识》《乘客被困电梯时的需要注意的几点》《电梯困人的正确救援方法》《电梯使用安全,来自文明乘坐》《电梯安全源于良好的管理》安全系列六连载。正是喻颖这些专家们不懈努力的鼓与呼,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在全国长期持续开展安全宣传“五进”活动。

  大概是2018年,湘潭县某小区即将入住。喻颖带人对其住宅电梯检验质量抽查过程中,发现有4台同一型号的电梯,共有56个层门,层门上的紧急开锁装置存在不能自动复位的同一性缺陷。也就是,电梯层门紧急开锁装置是一种曲柄摇杆机构,开锁时处于其“死点”的位置。如果电梯工作人员拿专用三角钥匙打开层门时没有特意地反转一下,电梯层门就不能落锁,处于“虚掩”关门状态。外面的人如果不留意,就非常有可能会出现摔下电梯井的情况,后果不堪设想!

  喻颖立即将此上报有关部门,并组织检验机构、生产单位设计部门、电梯维保公司和使用单位四方技术人员到场,连夜进行整改,消除了事故隐患,确保了小区居民安全出入。

  喻颖及时将这个案例提炼总结,写成论文《一种层门紧急开锁装置设计问题的分析与改进》,发表于国家级科技期刊《中国特定种类设备安全》,并获得了该年度的“优秀科技论文”奖。(刘璇 周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