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箱配电柜研发制造商
全国咨询热线:4000-588-448

响应“交通强国”战略湖南的先知与先机

发布时间: 2023-09-24 11:40:57 |   作者: 新闻中心

  实际上,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持续不断的交通建设投入,以及以高铁为代表的先进交通工具的大规模应用,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

  去年9月,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如果对《纲要》认真研读,不难发现,“交通强国”战略既是目标,同时也为交通相关产业的发展制造一个政策风口。于是,以“交通强国”战略为指引,一场覆盖全国,以交通要素升级引发的变局轰轰烈烈的拉开了。

  在各个省市的战略实践中,我们大家可以非常清晰的发现,从湖南湘江新区“双一百”项目(100公里智慧高速和100公里城市智慧开放道路)的实施,到长沙Robotaxi的落地,再到“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项目”全省一盘棋部署,湖南似乎总是先行一步。

  根据《纲要》要求,我国要在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拥有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年,我国将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

  实现“交通强国”目标,除了继续扩大路网建设和运输装备的升级之外,还能做些什么?

  “交通强国”战略对此看得很透彻,修路和“换车”只是补短板,真正形成质变还得用新技术对现有的“交通”概念和管理手段进行颠覆,因而《纲要》提出要“强化前沿关键科学技术研发,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新材料、新能源等世界科学技术前沿,加强对可能引发交通产业变革的前瞻性、颠覆性技术探讨研究。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层次地融合。”

  《纲要》还特别提到,要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无人驾驶、车路协同)研发,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产业落地成为成为实现“交通强国”的关键。

  如果对“交通强国”战略进行深层次解读,即中国交通要完成三个关键性转变: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看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看重创新驱动转变。

  这也是说,虽然构成交通的要素是人、车、路,但“交通强国”战略主要的驱动力量还是集中在车和路这两个维度上。车能够理解为像智能汽车这类新型交通工具,也可以是无人驾驶这类新技术所带来的效率提升;路则是由车路协同技术驱动下的传统交通向智慧交通升级,既包括道路的改造,也包括管理手段的重塑。

  回到上文提到的湖南为何能在“交通强国”战略中领跑的疑问,“提前布局”或是最好的回答。

  在车端,湖南主要发力无人驾驶产业,其布局可以追溯到2015年。当时时任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现任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在正式场合会见了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创始人,成功孵化了大疆创新、固高科技、李群自动化等一批明星企业的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这为几年后长沙能够加入到“无人驾驶第一城”的竞争预埋了种子。

  2016年,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前身)启动建设。

  2017年,由李泽湘亲自挂帅,出任董事长的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希迪智驾)成立。

  2018年,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开园,并被工信部授牌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肩负起国家战略的使命。年底7.8公里的智能驾驶公交线”项目正式启用,Robotaxi落地抢下全国头炮,长沙距离“无人驾驶第一城”的目标越来越近。

  2016年时,湖南进行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时,组建的首家集团就是湖南省交通水利建设集团(以下简称“交水建集团”)。这家注册资本达100亿元的交通、水利大型集团下属了湖南路桥建设集团、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等10余家子公司,也被湖南省政府视为湖南交通、水利重点工程建设的中坚力量。

  如果说在“交通强国”战略出台之前,交水建集团更多承担交通建设的任务,停留在“传统业务”层面,那么2017年,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去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交科院”)调研做出“要大力推进智能交通,使有限的路面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指示,则为湖南能够领跑“交通强国”战略提前蓄力了。

  基于对技术和行业发展的新趋势的理解,交科院先后完成了5.8G天线采集系统、高清车牌自动识别系统、智慧型门架一体化控制柜、公路极端气象监测预警与行车诱导系统、智能型主动防冰除冰系统、智能化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等多项产品和技术的研发。

  这也是说,在“交通强国”战略发布之前,交科院已完成了技术储备,随时都能上场拼杀。

  2019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全国各省区都在推进“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的工作,在这场“同题作文”中,交科院交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

  与很多省份将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项目建设工作分段分批进行不一样,湖南显示出极强的组织能力,全省高速一盘棋,交科院拿下项目总包,提前15天完成了总计1144套ETC门架系统、1738条收费车道系统改造、25座省界收费站拆除,造价高达27.35亿元的改造工程,达到全国联网要求,又一次领跑全国。

  如果说由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撤站项目推动下的ETC普及,是“交通强国“战略发布后在行业中引爆的第一个热点,那么2020年的引爆点会是什么?很多行业人士一致认为会是车路协同以及与车路协同相关的智慧交通建设。

  其实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除了BAT和华为之外,像中兴、大唐这类通信领域的企业;蘑菇车联这类车联网企业;做ETC的金溢科技、万集科技;高德地图、四维图新这类图商;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更是在2017年底就开始利用无人驾驶优势,布局的车路协同的技术,并于2018推出先进的多模车路协同量产产品。

  蘑菇车联就明确向智能相对论表示,去年10月,蘑菇车联在顺义落地了基于蘑菇OS和AI云,全国第一个开放式5G商用智慧交通车路协同项目,在今年将以该项目为范本在全国更多区域迅速复制与落地。

  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CEO马潍则从无人驾驶技术层面进行了解读:“单车智能发展得非常的快,但是最后1%解决不了。虽能用更多的钱,更多的里程,更多的数据去逼近,但是造车光‘逼近’是不够的,它不像人脸检测,96%或者97%准确率就可以用,对于车来说,不到99.999%,就近乎等于零。”车路协同可以迅速补齐无人驾驶的不确定性短板。

  自动驾驶持续向前跨越,到了车路协同的普及阶段。可以预料,这也将成为“交通强国”战略下在2020年的第一场硬战。拿下这场战役,湖南还有哪些先机?

  首先,在去年湘江新区“双一百”项目的落地中,湖南已经积累了车路协同和智慧交通建设的经验。

  车路协同和智慧交通的概念实际上已不新鲜,很多城市都有车路协同的试点项目的小规模落地,但像湖南湘江新区那样一下进行100公里高速和100多公里城市道路进行智慧交通的建设,国内尚无先例,也无经验可循。

  交水建集团的下属单位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参与了该项目整体设计与规划,从项目目前的运行效果来看,实际上树立了车路协同技术大规模普及的典范,也积累了车路协同和智慧交通建设的宝贵经验。

  其次,由交科院完成的“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项目”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完成了车路协同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

  车路协同建设之所以难,特别是高速公路的车路协同建设难,主要难在基础设施的条件不具备。根据车路协同的技术方面的要求,设备既要接电,也要通网,还要保持一定的间隔密度,这也是说如果要将车路协同覆盖整条高速,将是一项非常巨大的工程。

  湖南通过“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项目”,新建了1144套门架系统,加上原有门架系统保有量,能做到平均5公里有一套门架系统且覆盖了所有关键路口,这也将车路协同普及和智慧高速建设的基础设施铺平了。

  近期交科院就与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表示,将在智慧交通、车路协同、智能驾驶等工程和研发领域,展开技术、人才、市场、产品等多方位战略合作,以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我们也可以将其视为双方一同发力车路协同的一个信号。

  交科院在交通建设和规划上经验比较丰富,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则具有全国领先的车路协同技术及研发能力,早在2017年就开始做车路协同技术的研发,在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公开的资料中,该企业成立第一年的3000万营收中,几乎一半来自于车路协同业务。

  可以预计,在未来这样的合作案例或将慢慢的变多,强强联合的结果则是湖南在“交通强国”战略中持续保持领跑的姿势。

  无论是智能驾驶,还是智慧交通,湖南这两个产业的发展也如同飞轮效应一般,现在已经度过了最开始的蓄力阶段,这也代表着,湖南只要保持着现有节奏,在“交通强国”战略的实践中将越跑越快,持续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