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箱配电柜研发制造商
全国咨询热线:4000-588-448
工地临时配电
当前位置:首页 > 工地临时配电

玉树踩上科技“风火轮”

时间: 2024-03-11 04:18:57 |   作者: 工地临时配电

产品介绍

  太阳能一体化建筑、双模式光伏发电系统、节能温室大棚一个集生产、生活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示范村鲜活地呈现在记者眼前。

  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青海展区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目光。看着玉树灾后重建科技示范第一村代格村的实景模型,参观者纷纷感叹:“经过三年重建,地震后的一片废墟如今成为了青藏高原牧民聚居地的生活样板,不可思议。”

  “科技为玉树的灾后重建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青海省科技厅厅长解源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如是说。

  青海玉树,地处三江源头,气候高寒,地广人稀,ECO脆弱,生物资源独特。

  “这些都决定了玉树重建一定要选择新的模式。”解源说,“实现玉树超前20年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必须把解决现实问题与着眼长远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把恢复生产生活与建立适应绿色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和生活方式结合起来。”

  2010年4月27日,玉树地震发生两周后,青海省科技厅立即组织专家,赴灾区进行灾后重建调研。

  青海省科技厅副厅长周卫星回忆说,当时灾区条件异常艰苦,海拔三四千米,调研组不少专家都出现了高原反应,而且没有住房,只能自己搭帐篷。

  就这样,调研组克服了重重困难,用最快速度探讨拟定了“重建社会主义新玉树科技引领行动计划”。计划指出,选择代格村、巴塘牧场等作为示范点,重点建设实施如下示范项目以水光互补为主体的分布式智能电站,以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取暖、牛羊粪沼气等为主的农牧区能源体系,高寒草甸生态畜牧业和数字化医疗、教育、文化、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体系等。

  3年来,在青海省科技厅的组织协调下,20余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工程项目施工企业参与了玉树重建,直接执行项目与课题的科学技术人员达到110多人。

  “自动化所、电工所、地理所、西北高原生物所、光机所中国科学院在其中做了不少工作。”解源特别提到。

  “比如中科院自动化所的虹膜识别技术。”解源指着展台上的虹膜检测仪介绍道,地震发生后,很多受灾群众的身份证和户口本在灾害中遗失,给受灾人口统计和发放救灾物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对此,科研人员在灾区开展虹膜识别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示范工作,使对灾区人员及相关信息的识别准确率达到100%。

  还有一个例子是玉树2兆瓦水光互补微网发电示范项目。该项目包括2兆瓦平单轴跟踪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12.8兆瓦水电和15.2兆瓦时储能系统,于2011年12月31日竣工并实现并网发电,是我国目前顶级规模的水光互补微网电站。

  周卫星说,中科院电工所等科研队伍攻克了兆瓦级水光互补微网发电系统一系列关键技术和难题,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顶级规模的水光互补微网电站,不仅对玉树灾后重建的电力保障具有非消极作用,也对我国利用水电资源建设大规模水光互补微网电站产生了重要的示范意义。

  房间依靠屋顶安装的太阳能和生物质节能炉取暖;厨房里安装了辅助加热的生物质节能炉和灶具;卫生间安装淋浴,四季都能洗热水澡;客厅则安装有多媒体集线箱,可以在家上网、看有线电视

  “能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真没想到。”移交入住后的代格村获得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提起这个科技示范第一村,解源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说,在代格村建设中,科技引领了三大体系,即农牧区多元化清洁、经济型生活用能体系,生态型农牧业生产体系,数字化信息集成应用构成的公共服务体系。无论是太阳能一体化建筑、太阳能一体化沼气工程,还是双模式光伏发电系统、蔬菜种植基地,都让科技示范第一村的称号名副其实。

  “科技给牧民的观念和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玉树人崭新的生活方式,将从这里起步。”解源说。

上一篇:丰行文化李涛:剧本内容是爆款的灵魂后期要追求精益求精

下一篇:重庆轻轨3号线灯箱车内平面车身广告优异事例共享